榜单搜索

悟空传

《悟空传》是由今何在(原名曾雨)发表的长篇小说,共二十章。该书讲述了悲剧英雄孙悟空以及唐僧等人对命运的抗争,作者以现代人的角度重新解读《西游记》的某些情节,通篇弥漫的是思考。该书2000年出版后引起广大网民的阅读高潮,在网络上一直享有“网络第一书”的美誉。小说还在“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中入选十佳人气作品。
类型
奇幻
作者
今何在
创作时间
2006年01月01日
资源网址
http://dushu.qq.com/intro.html?bid=858599&sword=悟空传
目录

基本介绍

故事不按《西游记》中单一的叙事模式推进,而是分三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是猪八戒和阿月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二是孙悟空与紫霞热烈却又压抑的感情,三是唐僧与小白龙之间哀婉的情意。故事在猪八戒、孙悟空、唐僧三者之间不断的转换,每个故事好像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它们共同拼接成了完整的故事。

角色介绍

孙悟空

孙悟空是《悟空传》中着墨最多的人物形象,然而他一出场就已经迷失了本性,在他的体内,自我灵魂与另外一颗灵魂相遇、碰撞,是成为别人心中畏惧却被自己遗忘的“齐天大圣”,还是做一个神仙要求的保护唐僧平安西天取经的赎罪者,正如后现代社会下人们怀疑自己和他面对的世界一样,被抽去记忆后的孙悟空也一直怀疑自己所听到的关于自己的一切。《悟空传》将孙悟空分解为两个形象,一个是失忆的、迷茫的、只为加功德分而西游取经的孙悟空,一个是个性张扬、不拘束缚、备受妖界崇拜的齐天大圣。

唐僧

唐僧是一个不烧香却拆庙的信徒,他的心中充满怀疑,人性乃至神性的弱点和黑暗都让他困惑,他对自己的师父法明直言“我要学的你又教不了我”,对人生则发出“何人……何人生我?生我又为何?既带我来,又不指我路……”的疑问。与此同时,他又和矛盾的自我相较量,发出了“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的誓愿。借助唐僧的质询,作者表达了对“信仰”的力量的矛盾的心情。他发现“信仰”不足以拯救人,但在信仰之外似乎又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支撑个人的生存。因此,依赖并怀疑信仰成了两难窘境中超越的企图和尝试。

如来

在《悟空传》中,如来是绝对的反面人物。花果山因为孙悟空与天庭的战斗被毁,这是孙悟空的“原罪”,如来利用他的内疚,趁其放松警惕的时候将之压入五指山下。

作者介绍

今何在,原名曾雨,1977年生,江西南昌人,199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曾为九州公司的副总经理。

获奖记录

2002.01---与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历史学家黄仁宇、作家莫言、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等一同被内地媒体评选为“2001年中国最受传媒关注的十大著书人”。

2002.01---与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历史学家黄仁宇、作家莫言、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等一同被内地媒体评选为“2001年中国最受传媒关注的十大著书人”。

2002.01---与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历史学家黄仁宇、作家莫言、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等一同被内地媒体评选为“2001年中国最受传媒关注的十大著书人”。

2008.11---入选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书业商会主办的2008年中国青春文学作家实力排行榜前十名。

代表作品

《悟空传》、《若星汉天空》、《天下无双》、《九州·海上牧云记》等。

鉴赏评价

立意鉴赏

对抗权威

在今何在的《悟空传》中,那种曾经代表正义、充当英雄具有典型化、脸谱化的形象发生了彻底的转化。每一个形象都被赋予了丰富与复杂的价值内涵,超越了《西游记》中形象的单向性和特定化。每一个形象自身都矛盾重重、行动不居、让人琢磨不透。他们都超越了原有的形象阐释框架和解释规范,不断冲击和修改我们已有的期待视野。如果我们再用正义与邪恶这个二元际准来划分《悟空传》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往往会显得捉襟见肘、苍白无力。从这个意义而言,《悟空传》对人物形象的反类型化策略,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对生存状态、生命价值、个体性格那些内在冲突的悖论、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理解。

在《西游记》的取经故事中,唐僧师徒所遭遇的很多磨难都是由于神仙、佛的疏忽或是监管不力而造成的。由于神仙们的疏忽与监管不力,导致其坐骑或者属下下凡危害人间,可最后的结果是它们是神所豢养的,什么处罚都没有,被带上了天庭回归了它原有的生活,危害人间只是游戏一番,调剂一下天庭枯燥、乏味的生活而已。而作为他们的主人一点责任都不用承担。反而是孙悟空他们面对这些始作诵者要感恩戴德。就因为他们是神。他们所做的都是对的,是权威,其他人只有服从。《悟空传》中的悟空是反对神的,他的出生就决定了他不是神,他是由石头变的,是神之外的生灵,而他认为神和万物都是平等的,而神却认为他们高人—等,要所有的万物都诚服于自己的管理之下。而悟空却要改变这一切,与神作斗争,虽然每次伤痕累累,但他却乐此不彼。《悟空传》中的悟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隐喻。它表征着对这种神圣不证自明的中心、等级制度合法性的质疑,表征着对权威的对抗和消解中心的努力。

爱情

爱情在《悟空传》中大放光彩,小说中的人物在爱情中得到更加全面更加世俗化的表现。《西游记》中的道德圣徒的不谈爱情,在《悟空传》中成为永不变心的生死恋,有人甚至说《悟空传》的主线是爱情,其中,小白龙对唐僧的爱情,紫霞与悟空的爱情,猪八戒与阿月的爱情行等等都写得刻骨铭心。爱情成为唯一神圣的东西,它取代了去西天取经的神圣地位。这种神圣的爱情,既是对《西游记》的合理想象和再创造,又是作者小说理念的必然现实。爱情照亮《悟空传》让这部小说增添了动人的神采。

在《悟空传》中,作者赋予师徒四人更多的人类情感,描写了四对恋人的爱情;阿瑶、紫霞和孙悟空、小白龙和唐僧、阿月和猪八戒、百花羞和奎木郎。爱情是人的正常本能需求,对爱情的追求是人的正当欲望,两性间忠贞纯洁的爱是美的,为了追求爱的自由而同阻挠压抑他们的环境进行抗争,则更有明显的社会意义。

艺术特色

结构特色

《悟空传》不像《西游记》一样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和情节发展的线状性。在《悟空传》中,整个故事叙事实际上是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层面展开,五百年前的故事和五百年后的故事交又叙述。故事基本上是在时空的“拼贴”和“回闪”中实现的。作者进行交又叙述,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笔锋不时转向“前因”,将读者的视线带到五百年前,同时叙述着以前的和现在的故事。不但叙述时间可以任意延展、加速、逆转,而且叙述空间也可以任意转换、拼贴、重复。

故事开始,唐僧的尸体在地上被火燃烧,猪八戒笑着泪流满面。故事转向了“前因”,开始讲述猪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帅和阿月的故事,然后八戒梦见,他又被拉回到了五百年后的现实生活中。而后,作者通过同样的叙述“前因”的方式,交代了孙悟空和紫霞仙子的故事,小白龙和唐僧的故事,通过这样的交代,五百年前的那个大背景在读者眼中慢慢清晰起来。八戒和沙僧为什么会被贬下天,他们师徒怎么样走向取经道路,东海龙女又怎样成为了唐僧的坐骑,作者慢慢道来。

故事分为两层在发生着,却有因果联系。整个故事结构是一个倒果为因的圆形结构,故事的结局也恰恰造成了故事的发生,变成了一种时间的空间化的产物,即故事成为了一个可以在两个时空层面上互动、渗透、并置的结合体。

大结局的时候,阿瑶找到废量中的那块石头,将它埋在了一片焦土的花果山,这恰恰又是取经故事的开始,整个故事像是一个环,没有开始没有结局,开始即使结局,结局又是故事的开始,这将后现代主义西方时空的荒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话特色

《悟空传》基本上是由对话构成的,这在小说中是很少见的。按常理来说仅有对话,小说是破碎与片段化的,但在《悟空传》中却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梧空传》的阅读是在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游记》这个底层文本的背景下进行的。一些情节没必要再去介绍,这种省略与直接,反而成了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由于底层文本《西游记》在中国文学传统中积淀深厚,其文本的语言表述风格与人物的语言特征都在读者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理解模式。而今何在《悟空传》的写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要通过语言的戏仿来消解读者对《西游记》中具体语言的固定意义的理解,以达到脱离历史的束缚,以进行自我表达的需要。

人物的语言是建构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的通道与途径。在《西游记》中对于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其他诸多人物形象的建构,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通过他们在各种场合、各种情节、各种事件中的语言表达来完成的。今何在在《悟空传》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颠覆了我们对这些传统形象的理解,首先就是通过戏仿在语言层面上对他们进行颠覆。在《西游记》的视野中,他们本应该这样说话,而今何在在《悟空传》中却对他们语言进行扭曲、变形,以另外一种我们不曾或者不能接受的方式让他们说话,从而达到我们对其形象的颠覆与解构。

经典语录

1、人生在世,百年也好,千万年也好,都是未来前的一瞬,这一瞬后你什么都没有,你曾有的只有你自己。

2、晚霞的绚丽是不会久的,灿烂过后便是漫漫长夜。

3、负尽千重罪,炼就不死心。、

4、哪吒拄枪站立云端,脚踏猎猎风火,绚丽霞光在他身后流过。他是天地间的美少年,却面如冷霜。只因为他身体里已不再有热血流动,他不过是精美的人偶,再不能感知世间炎凉。

5、如果一个地方是永远不可能到达的,那个地方还存在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却知道有永远不可能碰到的东西,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事,一想到这个,我就悲伤。

6、若是不悟,千里万里也是枉然,若是悟了,脚下便是灵山。

7、命运是大海,当你能够畅游时,你就要纵情游向你的所爱,因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时候会到来,卷走一切希望与梦想。

8、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地上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

9、因为我想活着,我不能掩藏我心中的本欲,正如我心中爱你美丽,又怎能嘴上装四大皆空。

10、总有一天,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双眼,我要这地再拦不住我脚步,我要这众生因我而颤抖。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