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大学 亚琛工业大学

亚琛工业大学

亚琛工业大学位于德国亚琛,创办于1870年,是欧洲顶尖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设有10个学院,开设100多个专业,其专注于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在工科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诞生了6位诺贝尔奖得主,10位莱布尼茨奖得主。亚琛工业大学位列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165位;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07位;2020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世界第63位。
院校隶属
德国
创建时间
1870年
学校校训
Zukunft denken
学校地址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学校官网
http://www.rwth-aachen.de/
英文校名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
学校地址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目录

学校简介

亚琛工业大学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亚琛市,简称RWTH。成立于1870年的亚琛工业大学,是众多国内外顶级学术联盟的成员。亚琛工业大学是11所“德国精英大学”之一,欧洲著名理工科大学联盟IDEA联盟的成员之一,德国TU9工科大学联盟,TIME欧洲顶尖工业管理者高校联盟德国7所高校之一。

学校现设有十大学院,设有一百多个专业,这些专业都以理工硕士、文科硕士或国家统一测试结业。另有多种深造或补充专业课程、学位后课程以及各种学习项目,为求学者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亚琛工业大学在校学生达45000余名,工作人员10000多名(其中约1900名科技工作人员,6000名非科技工作人员,1000名左右实习或培训人员和1500名中间工作者),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学校现设有260个研究所,9个联合研究中心。作为偏重实践性的大学,地处荷兰,德国,比利时交界处,欧洲地理中心的亚琛工业大学在这几十年中渐渐发展为亚琛市及周围地区的一大经济中心。2016年预算9亿欧元,其中3.26亿欧元来自于第三方赞助。为了适应当前国际需要,亚琛工业大学在坚持以往一贯传统的同时,新开了一批硕士学位专业(Masterstudiengang),使大学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不仅吸引了德国较优秀的中学毕业生,而且吸引着来自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该校就读的外国学生及外国科研工作者达4000余名,他们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亚琛工业大学与世界上70多个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根据2021年QS世界工程技术大学排名,其位居世界第43位,欧陆第8位。其中细分学科机械&航空航天工程(18),采矿工程(21),电气与电子工程(35),化学工程(38),材料科学(41),统计与运筹学(49),化学(54),土木工程(72),建筑学(73),计算机科学(80),数学(93)。

院系设置

亚琛工业大学拥有260所研究所,是欧洲首屈一指的教育和研究机构之一。该大学的九个学院提供广泛的学术科目,包括大多数传统学科。大约540名教授和约8000名员工正在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院系

亚琛工业大学共有十个学院:

第一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及自然科学

第二学院:建筑学

第三学院:土木工程学

第四学院:机械工程学

第五学院:地球资源与材料工程学

第六学院: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及计算机工程学

第七学院:艺术与人文科学

第八学院:商业和经济学

第九学院:教育学(于1998年被拆分至其他学院下,不再单独设立)

第十学院:医学

课程专业

亚琛工业大学理工科实力强劲,电子、机械制造方面排名一直名列德国第一,计算机、建筑、物理等学科也在德国大学排行榜上位列三甲。为了适应当前国际需要,亚琛工业大学在坚持以往一贯传统的同时,新开了一批硕士学位专业(Masterstudiengang),使大学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德国亚琛工大的60多个专业拥有近3.5万正式注册学生;这些专业都以理工硕士、文科硕士或国家统一测试结业。亚琛工大另有多种深造或补充专业课程、学位后课程以及各种学习项目,为求学者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大学的科目表几乎覆盖了所有老牌大学可以提供的专业。5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技术工程专业,如机械制造、电子等;18%左右理科专业,数学、物理等;余下的学生则各有10%在文科系、经济系或医学专业就读。

校园建设

校园生活

亚琛是一座超过1000年历史的文化城市,有许多古建筑,城市雕塑和博物馆。提到亚琛市的文化资产,首先当然是较为著名的八角形大教堂,被联合国列入人类文化遗址的亚琛大教堂,它堪称欧洲宗教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此外,它还是加洛林王朝艺术的代表作、德皇加冕厅、欧洲基督教圣地教堂和德国较为古老的中世纪石块建筑。

亚琛工业大学的学生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用他们的一举一动让这历史悠久的大学城依然生气勃勃,音乐、戏剧、体育、美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亚琛城每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亚琛工业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也已经开始了几十年,大学本身也建立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的研究经费有2/3来自德国企业界,再加上大学里的教授有很多在外都设有自己的公司,学生因此会有很多在企业界实习的实务经验。跨学科之间的合作以及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意义,各系所的教授们注重建立跨学科的项目,12个特别项目工程每年能够得到3000万欧元的科研经费。

校园格局

亚琛科技大学跟传统的德国大学一样并没有所谓的校园,依建筑物分为三个主要的中心区,较主要的部分在亚琛的西北方,介于市中心与西车站之间。这些部分包含了系馆与学生餐厅等。许多学系教席(Lehrstühle),例如电子工程,数学,经济学,医学,德国文学,罗马学,哲学,建筑,冶金学等,大部分分布在学校的大讲堂一带。

另一个区域是在宏尔,生物学与医学系则在梅拉特(Melaten)区。学生宿舍也分三个区域。扩充的校区位在尤利西(Jülich),在埃森(Essen)的技术房,及在斯图加特大学,奥地利皆有驻点。另外学校在埃菲尔(Eifel)的Wildenhof也有水上运动场所。

亚琛工业大学将在未来几年中建设欧洲较大的科技园,其中第一个规划的区域是亚琛工大Seffent/Melaten校区。2007年,由BLB(北威州建筑与房地产公司)开展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的征集。在这片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的区域里,学校以及工业界将联合打造多家研发中心,同时,中央图书馆、报告大楼、酒店、餐饮公司、幼儿园以及其他服务中心都将落户于此。新的科技园区不只是对学生以及教授开放,同时也对整个区域的市民开放,其中7万平方米是亚琛工业大学专属区域。整个科技园的投资将达到7亿5千万欧元。

预计6到8年的时间,将有超过100家国内外的企业落户于新校区,它们将与这里的研究所以及研究中心建立紧密的联系,科研单位与工业产业相结合将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这个宏伟蓝图的目标是保持亚琛工业大学作为技术类精英大学的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同时,它也将推动整个亚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它将为亚琛创造出5500个研究型工作岗位以及4500个服务型工作岗位。

德国共同学术会议出资3500万欧元在亚琛工业大学建造汽车发动机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位于亚琛工业大学Melaten校区,主要从事新型节能环保的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著名校友

诺贝尔奖得主

PhilippLenard,诺贝尔物理学奖1905

WilhelmWien,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

JohannesStark,诺贝尔物理学奖1919

彼得·德拜PeterDebye,诺贝尔化学奖1936

KarlZiegler,诺贝尔化学奖1963

托马斯·苏德霍夫ThomasSüdhof,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3

莱布尼兹奖得主

PeterR.Sahm,铸造科学1986

NorbertPeters,燃烧工程1990

DieterEnders,有机化学1993

SiegfriedBethke,基本粒子物理学1995

WolfgangMarquardt,过程工程2001

WolfgangDahmen,数学2002

DierkRaabe,材料科学2004

MartinBeneke,理论粒子物理2008

LeifKobbelt,计算机图形及多媒体2013

RainerWaser,材料科学和纳米电子学2013

政治人物

NecmettinErbakan,土耳其首相

BacharuddinJusufHabibie,印度尼西亚总统(1998-1999)

UlrichDaldrup,ProfessorofInternationalLaw,formerMayoroftheCityofAachen

UllaSchmidt,Politician,Federalminister

RanginDadfarSpanta,阿富汗国务大臣(sinceMarch2006)

EnavonBaer,Chileanjournalist,politician,ministryofSegegob(March2010-July2011),designatedSenator(July2011todate)

杰出华人校友

路甬祥,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前中国科学院院长

徐金梧,前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韦钰,前中国教育部副部长

王大中,前中国清华大学校长

秦大钧,前成功大学校长

马逊,前华梵大学校长

历史沿革

1858年,亚琛与慕尼黑火险协会在普鲁士太子FriedrichWilhelm及公主维克多利亚新婚时所捐赠,由太子规划开办的“莱茵理工学院”,当时有许多城市来申请开办此学校,包括科隆、杜塞尔多夫、科布伦茨及亚琛。

1863年,亚琛成功申请得到“皇家莱茵理工学院”的申办权利。

1865年,完成“皇家莱茵威斯特法伦理工学院(KöniglicheRheinisch-WestphälischePolytechnischeSchule)”的奠基仪式,包括九个学院: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药学,土木工程,测量,机械工程和冶金。

1870年,皇家莱茵威斯特法伦理工学院正式开始招生,并于同年10月10日正式开学年。

1875-79年,增设化学实验室,为如今的学生事务处。

1894-97年,增设矿业学院与新图书馆。

1880年,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将理工学院改为“工业大学”。

1899年,第一个接受博士授权的工业大学。

1903年,成立“Naumann整合冶金机构”及“Reiff博物馆”(今建筑系)。

1908年,女性进入亚琛工业大学就读。

1919年,大学学生会(AStA)成立。

1946年,因世界大战而学校被迫停课,此年一月三日大学又重新开放。

1960年,冬季学期第一次超过一万人。

1964年,成立电子技术学院。

1965年,成立哲学学院。

1966年,医学学院成立。

1970年,通过大学法定案正式更名为亚琛工业大学。

1985年,医学中心落成。

1989年,教育学院成立。

1998年,教育学院被拆分至其他学院下,不再单独设立。

以上信息源自网络,数据截止至2020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