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王宝钏

王宝钏,唐懿宗时期朝中丞相王允的三女儿,不顾父亲之言,下嫁贫困的薛平贵为妻。和父亲三击掌断绝关系赶出家门,后因薛平贵随队伍随军出征平定西凉,王宝钏独自一人在寒窑中苦度18年。后来薛平贵身世大揭秘,将王宝钏接入皇宫,夫妻团聚。
中文名
王宝钏
外文名
宝钏、宝儿
别号名称
原型:柳银环(柳英环)
性别
民族
出生地
唐朝长安
代表作品
《薛平贵与王宝钏》
目录

人物简介

人物原形
山西一富户为母祝寿,请戏班子唱《汾河湾》等戏。《汾河湾》反映的是薛仁贵和柳英环的戏剧故事。宾客散后,富户之母问戏班子薛仁贵和柳英环最后的结局,戏班班主说,据师祖相传,薛仁贵因军务在身不敢久留,数日后又别妻回到军中。柳英环常年来生活困苦,疾病缠身,又加之思夫心切,便病逝寒窑。
富母听后悒悒不乐,恹恹成病。富子到处求医,百药无效。最后当地有一名医闻知根由,便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于是,富子悬巨赏征求薛仁贵团圆的剧本。某文人杜撰了一位“薛平贵”,剧名《王宝钏》。戏曲情节大同小异,只是为迎合富母心态,薛平贵登上了西凉国的王位,王宝钏成了正宫皇后,夫贵妻荣。戏演出后,富母大喜,病也不治而愈。从此,舞台上便有了“两薛”并存的戏曲。
事有凑巧,也许是人们对于故事的赞赏,西安城南曲江大雁塔附近有个五典坡村村西有一孔破旧窑洞(现位于西安曲江新区曲江池遗址公园内——“城市之窗”),窑洞上沿题有“古寒窑”,相传是当年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等待丈夫薛平贵归来的地方。窑前还有一座祠庙,有着供奉王宝钏与薛平贵的塑像,祠柱上一副对联:
“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千余岁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水,想见冰心。
史料考证
据史料考证,历史上并无薛平贵。但他和王宝钏因何现身于舞台?并且自古以来,多个戏剧剧种都出现了“两薛并演”的现象呢?
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山西一富户为母祝寿请戏班子唱《汾河湾》等戏。该戏反映的是薛仁贵和柳银环的事。
另一种说法是,薛仁贵后来被封为平辽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部分薛家人也都随薛仁贵从龙门(河津)迁到京城(今西安市)。后来,山西人以当地出了一个薛仁贵为荣,又是唱戏,又是修建寒窑。陕西人历来爱与山西争个高低,认为薛仁贵家人后来一直生活在陕西,却让山西人出尽了风头。他们便也编了一出戏,由于不敢违背历史,于是将薛仁贵变成了薛平贵,柳银环变成王宝钏,一个虚构杜撰之戏便出炉了。

影视戏曲

电视歌仔戏
1980年《薛平贵出世》
1983年《红鬃烈马》
1992年10月12日《乞丐与千金》
1998年《薛平贵与王宝钏》
电视剧
1994年《王宝钏》
1999年6月28日《王宝钏与薛平贵》,又名《乞丐郎君千金女》
2012年4月19日《薛平贵与王宝钏》主演:陈浩民、宣萱
越调
王宝钏与薛平贵邂逅而遇,互倾爱慕之情,丞相王允嫌贫爱富,将宝钏逐出家门;西凉夏国来犯,平贵别窑从军,魏虎嫉贤妒能,屡屡加害平贵;薛平贵战场被救,代战公主以身相许,王宝钏孤守寒窑、苦等苦盼一十八载……
薛平贵得代战公主之助,攻破长安,拿下王允、魏虎,自立为帝。分封宝钏、代战及苏龙;斩魏虎,欲杀王允,经宝钏求情,始赦免;又迎请王母,共庆团圆。
在戏曲舞台上,《汾河湾》《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上演的是薛仁贵及其后代的戏。而《王宝钏》《三击掌》《大登殿》等戏演的则是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戏。
京剧
京剧《红鬃烈马》是京剧传统剧目,全剧13场,可以分折子演出,分别是《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闹窑降马》《别窑投军》《误卯三打》《母女会》(《探寒窑》)《鸿雁修书》《赶三关》《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
另外,也有“王八出”和“薛八出”之分:王八出,就是以王宝钏为主要故事线索的八出戏,包括:《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探寒窑》《武家坡》《算粮》《大登殿》。
秦腔
秦腔《五典坡》是秦腔传统剧目,分《飘彩》《三击掌》《别窑》《探窑》《赶坡》《算粮》《大登殿》等折戏。该剧为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唱做工并重戏。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