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五帝钱

五帝钱,指圆形方孔的铜钱。古代民间,一直有用古铜钱驱邪招福的习俗,通常将五枚铜钱串在一起,代表着五方五行力量。因此用五枚“外圆内方”古铜钱代表五行五帝神力辟邪招福的习俗由来已久。
目录

释义

古代民间,一直有用古铜钱驱邪招福的习俗,通常将五枚铜钱串在一起,代表着五行力量。据文献收录,将方孔通宝钱,以红线悬于颈间,可抵御邪祟鬼魂。我国古铜钱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古铜钱按“外圆内方”、“天人合一”,融合阴阳五行铸造而成,取其象天法地,这其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五行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因此,古钱本身的铸造就包涵了天、地、神合一,也成就了古钱风水的功能。五帝钱,指五枚圆形方孔的铜钱币,象天法地,集五方五行之气,在传统文化中具有辟邪、招福作用。

五帝,原始意义上是指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帝,为五方神,分配五色五行,金木水火土、白青玄赤黄。如《周礼·天官》“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经历史演变、文化融合,原始意义上的五方天帝演变为指古代朝代五个帝王,古代帝王有很多,为符合“五”数,从诸古代帝王中挑“五”个作为五帝。五个帝王钱币也分别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秦朝铸的半两钱、汉代的五铢钱、唐朝的开元通宝、宋朝的宋元通宝和明朝的永乐通宝(称为大五帝钱);另一说是指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和嘉庆通宝(称为小五帝钱)。

功用

我国民间一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有用五帝古钱币驱邪的习俗。据文献收录,将方孔钱币不拘大小,以红线悬于颈间,汇集五方之正气,可抵御邪祟鬼魂。

1、五帝钱有挡煞、防小人、避邪、旺财、祈福之功能。中国民间自古就有佩戴钱币以挡煞、防小人、避邪、旺财、祈福的习俗。因而五帝钱更多汇聚了天、地、人之气加上百家流通之财气,故能镇宅、化煞,并兼具旺财功能,还能强化主人自信,化解六神无主之缺陷。

2、五帝钱是灵器,是法物,它兼具了东南西北中五方帝之威。五帝钱具有古钱所有的功用,避灾、保佑、祈福等。

法理

我国古铜钱按“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铸制,取其象天法地,蕴含着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五行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成就了古铜钱风水的功能。五帝钱,是指五枚圆形方孔的铜钱,象征五方五行威力,具有辟邪、招福作用。指五个帝王铸钱币的说法多为后世附会。

1、我国古钱就是以“天圆地方说”,按照易经的天干十二支精密设计,并融合了阴阳五行铸造而成。

2、铜钱性刚,五行属金,铜质吸收气场的力量比金银都好,因此,历经数百年传承的古铜钱,具有极强的化解煞气的作用。

3、五帝配五德,五德配五行。五帝钱具有五方帝的五行。作为民俗法器,五帝钱兼具天地阴阳五行之精华,威力无穷。

使用

五帝钱汇五方五行之气,是吉祥化煞物品,悬挂于车内,既作装饰,又保平安。

女孩子可以用红线把五帝钱穿起来挂在包上,也可随身挂带,用以避邪。犯太岁者可用来辟邪挡灾,且需要结合其他方法。

住宅门对楼梯,楼梯向下泄宅之气财留不住,容易破财。楼梯向上形成煞气,影响健康,容易受伤,可在进门处悬挂,以化解煞气。

门对电梯口,主财来财去,犯开口煞,不利家运,可在进门处悬挂,以化解煞气。

住宅犯路冲,主损人、意外血光、破财官非等,可用来化解煞气。

摆放

五帝钱按功用不同,摆放操作也有特定的讲究。化煞有方位,辟邪有神位,招财有财位。

祈福纳吉祥时可以随意,“钱”和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忌讳;悬挂在汽车中可以祈求平安;吊挂在客厅、办公室、神位等地方,可以趋吉避凶,招财、旺宅气。

摆放顺序之一:按照钱币年代顺序即可,即秦半两钱——汉五铢钱——开元通宝——宋元通宝——永乐通宝。

摆放顺序之二: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

文中所述五帝钱指真品。伪造品、仿制品、复刻品另作别论,它们通常是现代化机械批量制作的流水线产品。

版别

由于跨越时间很长,通常会衍生出多种版别,由此五帝钱有不同的版本,往往导致“同样的”五帝钱价值却大相径庭。以秦半两钱和汉五铢、唐代开元通宝为例。

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沿袭至五代时期。唐与五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使得开元通宝版别,样式繁多。按铸造时间,开元通宝分为以下时期:初唐开元、盛唐开元、中唐开元、会昌开元、普通晚唐开元、私铸小径开元、五代十国开元。

品相

品相是用来表示收藏品的完好程度。古钱作为收藏品的一种,也具有自身的评价标准,可分为美、上、近上、中四个等级。作为古钱币中的五帝钱也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判断。但由于铸币时间、铸币主要材质、距今时间不同,导致我们看到的古钱各有不同。由于年代久远,多为仿制伪品。下表为五帝钱基本参数:

大五帝钱参数表

帝王

钱币名称

材质

始铸年代

秦始皇

半两钱

青铜

公元前221年

汉武帝

五铢钱

青铜

公元前118年

唐高祖

开元通宝

青铜

公元621年

宋太祖

宋元通宝

青铜

公元960年

明成祖

永乐通宝

青铜

公元1408年

小五帝钱参数表

帝王

钱币名称

材质

始铸年代

顺治

顺治通宝

黄铜

公元1644年

康熙

康熙通宝

黄铜

公元1662年

雍正

雍正通宝

黄铜

公元1723年

乾隆

乾隆通宝

黄铜

公元1736年

嘉庆

嘉庆通宝

黄铜

公元1796年

工艺产品

王献唐先生在《中国古代货币通考》中考证:“始皇半两之制作,以中间方好为地,好外之圆肉为天,分作二事,各以度数象之。易系辞曰:天五地六。地数为六,故方好长宽各六分。天有十二纪,周而复始。形为天地,数亦为天地,彼此配合,……交射互应,无不中的,设计最为精密。”《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一面刊国号通宝四字”。币面国号的铸造,在原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基础上融入了帝王的统治权威,政权与神权,皇帝的国号与天圆地方的形制进行了又一轮融合,共同铸入了每一枚铜钱之中。

古铜钱属于文物,由于年代久远,传世量较少,而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出现大量仿制伪品,所以对古钱爱好者来说,真伪鉴定很重要。

在讲真伪鉴定之前,有必要澄清现代复刻品的概念,用现代先进工艺和璀璨的金属材质,将古代铜钱以崭新的形态呈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审美价值,不适合用“真伪”“假冒”一概论之,它们作为新生事物,不打真钱的概念,自然谈不上造假。

由于年代久远(自两千多年前至六百余年前),所谓大五帝钱对应钱币损耗严重,存世量小。而小五帝钱常指“清代五帝钱”,是清朝的五位帝王(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在位期间所铸造的古钱,他们所处时期较近,对应钱币存世量大。

真伪鉴定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钱币铸造遵循着一定的演进轨迹。因此,古钱币真伪鉴定,最关键之处是要看钱的神韵气质和制作风格,要看是否符合它所处时代和地域的制作特征。

传统的辨别真伪方法主要有:

1、看钱文。根据铜钱的文字版别特征,一般可以初步判断其真假。

2、看色泽。铜钱因年代久远,一般锈蚀严重,无论硬绿锈还是土化锈,都是锈色入骨,甚至通体锈透,不可轻易剥离。

3、听声音。多数铜钱发出的响声清亮,如果声音沉闷则意味着钱中有暗裂,部分杂质较多的私铸钱的声音也较为沉闷。

4、闻气味。新出土的铜钱有一种土香气味,假钱则带有化学刺鼻的气味。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