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艾片

艾片是菊科植物艾纳香的新鲜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每年9-10月间,采取艾纳香叶,入蒸器中加热使之升华,升华所得的结晶为灰白色之粉状物,即称"艾粉",经压榨去油,炼成块状结晶,再劈削成颗粒状或片状,即为艾片。
分类
道地药材
产地
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口味/口感
具清香气,味辛、凉
产地
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目录

基本介绍

艾片,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balsamiera(L.)DC.的新鲜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

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之功效。

常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生理特性

艾纳香,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3m。茎粗壮,茎皮灰褐色,有纵条棱,木质部松软,白色,有髓部,节间长2~6cm,被黄褐色密柔毛。

下部叶宽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2~25cm,宽8~10cm,先端短尖或锐,基部渐狭,具柄,柄两侧有3~5对狭线形的附属物,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淡褐色或黄白色密绢状绵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10~15对;上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略尖,无柄或有短柄,柄的两侧常有1~3对狭线形的附属物,全缘或具细锯及羽状齿裂。头

状花序多数,排成开展具叶的大圆锥药序;花序梗被黄色密柔毛;总苞钟形;总苞片约6层,外层长圆形,背面被密柔毛,中层线形,内层长于外层4倍;花托蜂窝状。

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檐部2~4齿裂;两性花花冠檐部5齿裂,被短柔毛。

瘦果圆柱形,具棱5条,被密柔毛;冠毛红褐色,糙毛状。花期几乎全年。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1000m的林下、林缘、河谷地或草地上。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价值功效

功效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主治

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采集加工炮制方法

9~10月间,采取艾纳香叶,入蒸器中加热使之升华,升华所得的结晶为灰白色之粉状物,即称"艾粉"。经压榨去油,炼成块状结晶,再劈削成颗粒状或片状,即为艾片。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