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杨载

杨载(1271—1323年9月15日)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杨载年四十未仕,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预修《武宗实录》;后任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1315)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著有《杨仲弘诗》8卷,文已散失。
中文名
杨载
出生日期
1271年
性别
国籍
汉族
出生地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去世日期
1323年09月15日
代表作品
《题墨竹》,《到京师》,《宿浚仪公湖亭两首》,《古墙行》
目录

人物简介

杨载(1271—1323年9月15日)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

主要经历

杨载(1271—1323)字仲弘。县南琉田村(今大窑)人,后徙蒲城,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1315)复科举,登进士第,受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1323)卒,年五十三岁。著有《杨仲弘诗》8卷,文已散失。

主要作品

“初,吴兴赵孟頫在翰林,得载所为文,极推重之。由是载之文名,隐然动京师,凡所撰述,人多传诵之。其文章一以气为主。博而敏,直而不肆,自成一家言。”(《元史·杨载传》)可见其文名倾动当时。他的诗对现实一般是歌颂的,有时也微露不满。如《怀钱塘故人柬应中父》、《寄维扬贾侯》,都为怀才不遇者愤愤不平。另外,在他晚年感到事业无成就时,也每有叹老嗟卑的情绪,他的《客中即事》诗说:“渐觉星星雨鬓皤,推愁不去奈愁何!客中忘却春光度,惊见前林嫩竹多。”道出了新陈代谢的客观情况。其诗总的基调并不消沉。杨载的一些比较好的诗作,特点是含蓄,老练而不陈腐,颇有新的意境。《题文丞相书梅堂》歌颂文天祥的高尚品德和节操,表达了由衷的景仰心情。

他的《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诗,颇象唐诗,圆润而不枯涩,风格雄健。他把典故融化在诗句中,平易通顺,全诗意境空灵飘忽。他炼字造句,下过苦工夫。他自己说:“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

杨载的诗话著作《诗法家数》是一部有相当的理论价值的诗论著作。谚书侧重论述诗歌的创作,就中贯彻了风雅传统。杨载的诗歌创作,被虞集称为“百战健儿”。诗语健劲,富有变化腾挪之势,雄浑横放,长于议论。范梈为其诗作序云:“仲弘天禀旷达,气象宏朗。开口论议,直视千古,每大众广集,占纸命辞,傲睨横放,尽意所止。众方拘拘,己独坦坦。众方纡徐,独驰骏马之长坂而无留行,要一代之杰作也。”(《元诗选·仲弘集》)可见杨载为诗的那种脱略束缚、横放杰出的艺术气质。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