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南汇区)芦潮港,北与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一号工程”。东海大桥是上海市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通往洋山深水港的跨海长桥,它以“东海长虹”为创意理念,宛如中国东海上一道亮丽的彩虹。
所在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海大桥
所在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海大桥
目录

基本介绍

东海大桥(EastSea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洋山镇的桥梁工程,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湾洋山深水港海域内,为沪芦高速公路的南段部分;也是洋山深水港的重点配套性工程之一。

东海大桥始建于2002年6月26日;2003年7月13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东海大桥题写桥名;2005年12月10日,东海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东海大桥北起上海市芦潮港,向南经东海杭州湾东北部至浙江省洋山深水港;线路全长32.5千米,主桥全长25.3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额71.1亿元人民币;工程总设计师是林元培。

建筑设计

整体布局

东海大桥是一座集多座桥隧为一体的群体工程,全桥大致呈北偏西至南偏东方向布置,从北向南依次由陆地段(北引桥)、跨海段(主桥)和港桥连接段(南引桥)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主桥包括一座主航道桥、三座辅航道桥以及多个非通航孔桥;港桥连接段包括颗珠山大桥和小洋山隧道两个主要部分,以及东、西引桥。

设计理念

东海大桥外观以"东海长虹"为创意理念,宛如中国东海上一道亮丽的彩虹;大桥色彩是建筑外观形象和展示桥梁个性的直接表现,采用白、浅灰色作为大桥的主色调,使其与环境和谐统一;主航道桥“人”字形索塔如“两根定海神针”牢固地钉在海中央;全桥段为S形曲线设计。

构造特点

东海大桥主航道桥为连续多跨的双塔中央单索面斜拉桥,采用半漂浮体系。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截面,为在大跨径斜拉桥上首次采用钢和混凝土箱形结合梁。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身上段为适应中央索面布置采用倒Y形构造,下段采用实腹宽肩式墩身;塔身截面中塔柱为单箱单室,其余截面为单箱双室。为平衡斜拉索在塔壁上产生的拉力或边、中跨斜拉索间不平衡水平分力,在整个上塔柱均布置环向预应力钢筋。斜拉索采用扇形中央平行索面,使用高强度镀锌平行钢丝束,冷铸锚,拉索外表面采用防风雨振措施。主塔墩和辅助墩均采用钻孔桩基础,边墩以及辅助墩墩身采用空心墩;在靠近承台处设置混凝土锚梁以锚固平衡上拔力的钢绞线拉索,在墩身下部设置部分预应力粗钢筋并伸至承台内锚固。主塔墩和辅助墩桥轴线两侧设置固定式防撞体系以抵抗船舶的撞击力。承台桥轴线两侧设置独立的防撞墩,在主塔墩及辅助墩遭遇较大级别的船舶撞击时,防撞设施破损以消耗能量,以减小对桥墩的碰撞力和船舶破损,同时避免船舶前伸部分触及桥墩上部结构,从而保护桩基。在主塔墩、辅助墩和边墩处均设置竖向、横向支座,主塔和主梁间纵向采用液压阻尼装置以限制主梁纵向位移。

东海大桥三座副航道桥全部采用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梁采用单箱单室、大悬臂箱梁;海上非通航孔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主梁采用单箱单室、大悬臂箱梁,箱梁配置体内预应力束,并预留体外索构造作为备用束,中间一至两墩设固定支座,其它各墩设纵向滑动支座;陆地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等高度箱梁,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截面,桥墩采用板式墩身。

东海大桥颗珠山大桥主桥为连续多跨的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过渡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结构。主梁采用钢和混凝土叠合梁构造,为栓焊结合箱型梁。主塔为类似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塔拉索锚固构造采用锚固钢横梁结构形式,局部采用预应力束加强。斜拉索采用扇形密索布置,使用镀锌平行钢丝索冷铸锚具,预留减震装置;斜拉索与过渡孔之间采用转角伸缩缝,过渡孔与引桥之间采用大位移伸缩缝。

东海大桥小洋山隧道是一座五洞五线隧道,由高架主路隧道、地面辅路隧道和管线隧道组成。其中,高架主路隧道为复合式中墙双连拱隧道结构,地面辅路隧道和管线隧道采用平面小间距布置形式,整个隧道体为空间小间距形式。

建设沿革

2001年6月29日,“洋山深水港芦洋大桥工可报告专家咨询审查会”在上海闵行紫藤宾馆召开;7月6日,“洋山深水港芦洋大桥通航孔标准和技术要求意见征询会”在上海港务局召开;12月27日,大桥通航孔净空尺寸设计方案和东海舰队训练场搬迁均得到海军总部的支持。

2002年1月11日,“芦洋跨海大桥工程勘察方案招标专家评审会”召开;1月16日,中国交通部水运司主持召开了“芦洋跨海大桥通航标准论证会”;4月8日,“东海大桥试桩典礼”在芦潮港施工现场召开;5月7日,东海大桥施工方案征集评审会召开,以李国豪院士为组长的16位专家对18家施工联合体报送的方案进行了评审;5月18日,东海大桥初步设计方案比选评审会召开,确定上海市政院与大桥院共同承担工程设计;6月26日,东海大桥海上段施工开始打桩,标志着大桥工程动工建设。

2003年6月29日,全长587米的东海大桥一标浅海段施工钢栈桥实现全线贯通;7月11日,中国当时较大的预制安装式桥墩安装在东海大桥289号桥墩的墩台上,大桥海上段上部结构开始施工;9月18日,上海同盛大桥建设有限公司门户网站“东海大桥工程信息网”正式开通;9月30日,起重能力达2500吨的“小天鹅”号大型浮吊完成70米箱梁的试架,标志着东海大桥非通航孔部分的沉桩、套箱安装、承台施工、墩身安装以及箱梁架设等主要作业流程全部完成。

2004年4月3日,东海大桥海堤工程举行合龙仪式;5月22日,东海大桥海上沉桩施工全部完成;8月26日,东海大桥主通航孔斜拉桥主塔完成封顶;8月30日,东海大桥海上非通航孔基础工程完成;9月23日,40多位国际桥梁专家在国际桥梁与工程协会期间考察东海大桥;12月24日,东海大桥与小洋山港区完成对接。

2005年3月29日,东海大桥工程由主体结构施工转入辅助工程施工,桥面开始铺设沥青混凝土;4月8日,东海大桥最后一座辅通航孔合龙;5月3日,东海大桥颗珠山斜拉桥完成合龙;5月20日,东海大桥主通航孔斜拉桥结构工程全部完成;5月22日,东海大桥非通航孔桥全线贯通;5月25日,东海大桥举行全线贯通仪式;7月7日,为配合多国海事机构参加的东海搜救演习,东海大桥分指挥部向演习车辆开放桥面交通;9月29日,东海大桥完成32.5千米沥青摊铺,于当日晚亮灯测试;12月10日,东海大桥通车运营。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