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瀛洲大桥

瀛洲大桥是河南省洛阳市连接高新区和洛龙区的过江通道,位于洛河水道之上,北起河洛路,上跨洛河水道,南至洛宜路,是洛阳市区西部的城市主干路重要构成部分,于2009年4月6日竣工通车。瀛洲大桥由水上主桥、南北引桥、拱肋、拱圈、吊杆等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全长1543.1米,跨河主桥长610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的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千米/小时。
外文名
Yingzhou Bridge
建成时间
2009年04月06日
所在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
所在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
目录

基本介绍

瀛洲大桥(YingzhouBridge)是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连接高新区和洛龙区的过江通道,位于洛河水道之上,是洛阳市区西部的城市主干路重要构成部分。

瀛洲大桥于2007年2月9日动工兴建,于2009年2月20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2009年4月6日竣工通车。

瀛洲大桥北起河洛路,上跨洛河水道,南至洛宜路;线路全长1543.1米,跨河主桥长610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的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千米/小时。

建筑设计

整体布局

瀛洲大桥分别由水上主桥、南北引桥、拱肋、拱圈、吊杆等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设计理念

瀛洲大桥建筑创意取材于洛阳八景之一的“天津晓月”,在设计方案中以月亮为主题,并且桥式布置为“一主拱及八小连拱”,即象征着洛阳“九朝古都”的文化底蕴,有彰显了该桥的优美、靓丽的时代风情,主桥主跨仰望如大鹏展翅,侧看如新月临波,和主桥边跨的连拱造型交相呼应,形成水上生明月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寓意着中原崛起,洛阳的经济文化向新的高度腾飞,蒸蒸日上。在结构上体现了桥梁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结合。

建筑特色

设计特点

主桥主桥桥中跨为中承式系杆拱桥。其中拱圈是通过横撑、斜撑和3根钢管组成的空间组合式拱圈,3根钢管线形均为抛物线。吊杆为桥面中心竖直吊杆和两侧斜吊杆组成的三索面。

主梁主跨主梁为混合梁结构,主桥主跨采用全封闭钢-混凝土叠合梁结构,面板大部分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通过现浇段和剪力钉与横隔板和小纵梁组成的钢构架形成整体叠合截面。

中跨主梁混凝土段和桥下的混凝土斜腿段为刚接,形成了强大的三角刚架,因此主梁混凝土段下没有支座布置,三角钢架两端斜腿处分别设置盆式支座与简支板梁、叠合梁相连接。

拱肋拱圈拱肋分为一根主拱肋和两根副拱肋,位于竖向平面内;主拱圈是本跨板梁的重要承重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拱圈采用箱型单幅箱形截面;主拱肋钢管内填充强度等级为C50微膨胀混凝土。

其他斜撑为工字钢板;吊杆为主拱竖直吊杆和两侧副拱斜吊杆两种;腹拱采用单幅箱形截面,材料为强度等级为C50混凝土。

设计参数

瀛洲大桥线路全长1543.1米,桥梁长1160米,跨河主桥长610米,引桥桥长550米,大桥连接线道路长383.1米,桥梁总宽31米。主拱肋直径1.5米,矢跨比约1/3.5米;副拱肋直径1.2米,拱竖向平面内矢跨比约为1/3.0;拱顶处中心线横向距主拱肋拱顶中心线10米,竖向局里5.7米。斜撑腹板高600至900毫米,厚20毫米,翼缘板宽300毫米,厚10毫米,横撑外径299毫米,壁厚30毫米。

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II级主干道

设计速度50千米/小时

车道设置双向四车道

荷载标准城-A级,人群3.千牛/平方米

坡度系数纵坡:2.5%(最大),横坡:1.5%,人行道:1.5%

设计净空≥5.0米

设计水位145.8米

通航标准净宽:≥32米,净高:≥4.0米

防洪标准1次/200年,水位:150.6米

抗震等级基本烈度为6级,按7级设防

灯光设施

瀛洲大桥在钢管拱肋上相应斜撑的两端,一一对应安装投光灯,桥梁桥面系横向外侧面采用全彩LED光带,使该桥在黑夜李展现独特的魅力。

功能价值

票价票制

2009年4月6日,瀛洲竣工通车,全桥免费通行,不实施收费制度。

技术难题

瀛洲大桥在施工过程中有以下重点、难点。

1、瀛洲大桥的P12、P13墩承台的混凝土体积为1527立方米,是大体积砼施工,为确保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当时的重点之一。

2、钢筋混凝土主拱圈施工。边跨主拱圈未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由拱脚处梁高1.5日,到拱顶处渐变到梁高1.0米;主拱圈采用箱型,单幅宽9.0米的箱型界面,跨径未50日;施工采取支架发份三段进行,支架的变形控制,拱圈合拢精度的质量控制等方面是当时大桥施工时的重点、难点之一。

3、钢箱梁制作、运输及架设。该桥的钢箱梁有2个6.74米的牛腿节段及11个6.0米的标准节段组成,钢箱梁全长79.480米,钢梁总重1033墩。钢箱梁制作、运输、及架设也是当时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之一。

4、钢管拱肋制作、运输、现场拼装机钢管拱肋混凝土压注混凝土施工。主桥中跨桥型为中承式系杆拱桥,其中拱圈矢通过横撑、斜撑和三根钢管组成的空间组合式拱圈,三根钢管线型均为抛物线。钢管拱分七段进行安装,每节吊装段重约60吨,并且主拱肋钢管内填充C50微膨胀砼;钢管拱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因此,在施工中钢管拱肋制作、运输、现场拼装及钢管拱肋混凝土压注施工是当时的重点、难点之一。

5、钢管拱。钢箱梁吊装用跨墩龙门吊机,吊重大跨度大起吊高度高,其设计制作及拼装拆除也是当时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之一。

6、瀛洲大桥主桥边跨和中跨结构复杂新颖,景观设计结构轻巧;受力体系转换工序多,线形控制精度要求高,施工控制难度大,施工过程设计、施工、监控等需密切结合,确保施工过程结构安全,确保成桥结构于设计一致性。

价值意义

瀛洲大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西苑桥的交通压力,使洛河北岸与洛河南岸连成一体。届时,它将成为洛阳市又一道亮丽的风景,来洛观光的游客将目睹到洛河升“明月”的瑰奇景观。(《洛阳日报》评)

参观信息

桥梁位置

瀛洲大桥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西距上游凌波大桥2.2千米,东距下游西苑桥2.1千米,该桥北起瀛洲路和河洛路交汇路口,上跨洛河水道,南至瀛洲路和洛宜路交汇路口,其中,北岸接滨河北路、河洛路,南岸接滨河南路、洛宜路,途经该桥路段为瀛洲路。

建设沿革

2007年1月,河南省水利厅对洛阳市瀛洲大桥建设方案进行了批复,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活动。2月9日,瀛洲大桥动工兴建。

2008年5月6日,瀛洲大桥完成下部结构施工建设。12月3日,瀛洲大桥引桥的主体结构全部建成。12月16日,瀛洲大桥进行主跨钢管拱吊装架设工程。

2009年2月5日,瀛洲大桥建设工程进入收尾阶段。2月20日,瀛洲大桥完成主桥中跨钢管拱肋拼装架设合龙工程。3月17日,瀛洲大桥进行引桥铺沥青工程。4月6日,瀛洲大桥竣工通车。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