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丽纹蛇

丽纹蛇,别名环纹赤蛇、中华珊瑚蛇,为眼镜蛇科、丽纹蛇属,是一种特别毒的神经毒毒蛇,属小型蛇类。丽纹蛇主要特征为头后方有一宽明显的白色环带,身体红色为主,全身散布着黑色的黑环带,外侧有黄色细边。中华珊瑚蛇的蛇毒主要是神经毒,毒性大,被咬伤后会导致反射失调、痉挛、惊厥、麻痹,最后死亡。虽然这些症状可能是几种蛇毒组分协同作用的结果,但很明显是以损坏神经机能,主要是神经肌肉传递为主的神经毒作用。
中文学名
丽纹蛇
拉丁学名
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
别称
环纹赤蛇,中华珊瑚蛇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爬行纲
亚纲
双孔亚纲
有鳞目
亚目
蛇亚目
眼镜蛇科
亚科
眼镜蛇亚科
丽纹蛇属
丽纹蛇
分布区域
印度,尼泊尔,缅甸,锡金,老挝,越南,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
目录

基本介绍

别名:赤伞节、环纹赤蛇(台湾)、中华珊瑚蛇。

鉴别特征:体背红棕色,有黑色横斑,头部黑色,头部有2条白色横斑。鼻鳞至前额到对侧鼻鳞间有一黄白色直线横斑。从顶鳞到两侧前后颞鳞及最后2枚上唇鳞白色,构成头部第2条直行白色横斑。身体背鳞通身13行。

依据标本:(依南岳标本)南岳1雄、龙山2雄、新田1雌。

生长与分布

生长环境

中华珊瑚蛇多见于丘陵或山区森林。夜晚活动觅食,白天性格懒惰,相对温和,有时藏于地表枯枝败叶下,也曾在路边、茶山溪边,甚至住房内水缸旁发现。以小型蛇和蜥蜴为食。卵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锡金、老挝、越南、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地,一般生活于山区森林或平地丘陵。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15至2483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福建省内分布于各地,稀有种。

形态及特征

丽纹蛇为小型前沟牙类毒蛇。最大全长/尾长:雄630/65mm,雌710/65mm。头背色黑,有两条黄白色横纹,前条细,横跨两眼,后条宽大。背面红褐色,有约1枚鳞宽、镶黄边的黑横纹躯干19~39条,尾背0~7条;腹面黄白色,各腹鳞无或有长短不等的黑横斑。没有颊鳞,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1+1;上唇鳞7(2-2-3式),下唇鳞6(5~7),前3枚或前4枚接前颌片;颌片2对。背鳞平滑,13-13-13行;腹鳞195~230;肛鳞二分;尾下鳞26~38对。前沟牙之后有2枚普通上颌齿。

价值及其他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