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三穗鸭

三穗鸭原产于贵州省东部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带,以三穗县为中心,分布于镇远、岑巩、天柱、台江、剑河等县。属蛋用型鸭种。三穗鸭具有成熟早、产蛋多,适应丘陵、河谷、盆地水稻产区放牧饲养,且耐粗饲,饲料利用能力强。2002年中心产区存栏10万只。2012年三穗鸭存栏量达到4600万只。三穗鸭外形独特,具有“眼高颈细形似船,嘴方脚橙尾像扇,公鸭绿头身棕褐,母鸭麻羽体背宽”的特点,年产蛋高达260枚,是中国肉蛋兼用的地方优良麻鸭品种。
分类
畜禽肉蛋
产地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产地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目录

外貌特征

优良地方蛋系麻鸭品种之一,具有体型小,早熟、产蛋多,适应性和牧饲力强的特点,且肉质细嫩、味美鲜香。三穗鸭羽毛紧密,紧贴于体,头小、嘴短,眼着生高,虹彩褐色,颈细长,体长背宽,胸宽而突出,胸骨长,腹大而松软,绒羽发达,尾翘,体驱近似船形,行走时与地平面约呈50度角。胫细长,胫、蹼为橙红色,爪为黑色,有绿色镜羽。三穗鸭公鸭以绿头公鸭居多,头稍粗大,嘴扁平,嘴呈黑色,颈至胸部羽毛为棕色,背部羽毛黑褐色,腹部羽毛浅褐色,颈部及尾腰部被有墨绿色发光的羽毛,前胸突出,背平而长。腰小尾翘,脚细长。胫、蹼为橙红色,爪为黑色。成年母鸭毛色以深麻色居多,其次浅麻、瓦灰色,少数为白麻、浅黄。成年公鸭体重1481±223.88g,母鸭1497±197.32g,母鸭120-140日龄开产,入舍母鸭平均产蛋量246枚,平均蛋种65.95克。种蛋受精率91.6%,受精蛋孵化率81.98%。。屠宰测定:半净膛成年公鸭为69.5%,母鸭为73.9%,全净膛公鸭为65.6%,母鸭为58.7%。开产日龄110~120天,年产蛋200~240枚,平均蛋重为65.12克,壳以白色居多。壳厚0.31毫米,蛋形指数1.42。

生产性能

三穗鸭成年体重:公1690克,母1680克。成年鸭屠宰率:半净膛,公69.5%,母73.9%;全净膛,公65.5%,母58.7%。开产日龄120天,年产蛋240~260个,蛋重65克,蛋壳以白色居多,其次为绿色。放牧饲养时,只在育雏的20日龄内,每只平均补饲大米400克,体重可达250~300克;20~70日龄,以放牧为主,每只平均只补喂玉米50~70克,体重可达1~1.2公斤。开产日龄110~130天,年产蛋量200~240个,蛋重63~65克,蛋壳以白色为主,少数青色。公母比例1:20~25。种蛋受精率80%~85%,受精蛋孵化率85%~90%。母鸭利用2~3年,公鸭只利用1年。

产地分布

三穗鸭是我国蛋用型四大麻鸭品种之一,分布于贵州省的东南部、东部及南部30余县(市),素以质优而著称,是贵州省的地方优良品种.。

价值

三穗鸭以其早熟、产蛋多、牧饲力强、味美鲜香、肉质细嫩、胆固醇低等优点而闻名,为国内外消费者所喜爱。1982年三穗鸭被录入了《中国禽品种志》,2003年被收入《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目前,贵州省黔东南州已将三穗鸭养殖加工列为三穗县的主导产业,三穗县及周边县市的年饲养规模已达到200多万羽。

发展状况

三穗县具有600年的养鸭历史,素有“鸭乡”之称。“三穗鸭”是我国四大名鸭之一,具有野鸭风味,以产蛋多、蛋质佳、肉质细嫩鲜香、回味绵长的特点,1982年被录入了《中国禽品种志》,2003年被收入《中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9年三穗县已落实30个鸭养殖小区建设,已有养鸭户4500户,其中500羽以上的重点养殖户350户。

发展纪实

三穗人乐当鸭司令

金秋时节,三穗县长吉乡司前村“三穗鸭”养殖示范带里,农民杨再军正满足地看着群鸭在波光潋滟的小河里嬉戏。“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也不出去打工了,乐意在家当‘鸭司令’。”初尝养鸭甜头的杨再军脸上洋溢着喜悦。

“三穗鸭”又叫三穗麻鸭,由野鸭驯养而成,以产蛋多、生长快、肉质细嫩、氨基酸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而闻名,与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麻鸭同被誉为中国地方四大名鸭之一,早在1982年就被录入了《中国家禽品种志》,2003年被收入《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

2008年初,县畜牧局向杨再军免费提供了3000多只“三穗鸭”苗,出栏后县畜牧局又收回帮助销售,杨再军一下子就赚了8000多元,尝到了甜头,他又养了2000多只。凭着在外打工的社交经验,杨再军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市场,待鸭子出栏后,只需一个电话,台江、锦屏、剑河等地的客商就会开车来收购。

随着三穗县逐年加大发展“三穗鸭”产业的力度,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三穗人纷纷返乡当起了“鸭司令”,杨再军便是其中之一。今年,该县已落实三穗鸭养殖小区建设30个,养殖户4800户,预计全年三穗鸭饲养量将突破250万只,创产值5000万元以上。该县还成立了三穗县养鸭协会,乡(镇)村共成立了20个养鸭分会,会员近两千名,成为三穗鸭养殖开发的生力军。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规划,到2011年,该县“三穗鸭”养殖规模将达到800万只。

全力打造鸭产业

三穗县具有600年的养鸭历史,素有“鸭乡”之称。过去,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也没有对市场进行培育,鸭子的深加工及系列产品的开发乏力,养殖户主要以散卖为主,致使“三穗鸭”形不成产业气候。“三穗鸭”的牌子没有打响,除了三穗县及周边县市外,外界对其知之甚少。与此同时,其它几种全国地方名鸭无一不在市场、深加工以及系列产品开发方面大做文章,特别是北京鸭,因“北京烤鸭”更是声名远播,烤鸭专卖店遍及大江南北。

加快三穗鸭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被三穗县委县政府当作必须履行的历史责任。全县上下按照“促农稳县”战略和打造“三大品牌”目标的要求,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立志把三穗鸭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实效。

2003年以来,该县先后制定了《三穗鸭产业化建设规划》、《三穗鸭产业化建设实施意见》,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三穗鸭产业,确保三穗鸭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明确县级畜牧事业发展基金50%以上用于发展三穗鸭产业,整合有关支农资金投向三穗鸭产业。规定凡养殖规模达到4万只以上的养殖小区(村)和1000只以上的重点养殖户,每只鸭苗补助2元(含防疫补助1元),并给予圈舍补贴。凡销往县外的三穗鸭,县畜牧事业局免费办理检疫手续,县鸭产办给予奖励0.1元/只。

此外,该县还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于去年8月从四川成功引进了秦政公司,在桐林镇建立了一个年存栏纯种三穗鸭8000只的保种场,年可提供三穗鸭苗100多万只,有力地促进了三穗鸭产业的发展。据秦政公司总经理秦波介绍,该公司计划用3年时间,实行统一种鸭、统一技术、统一饲料和统一回收,并加大对三穗鸭的深加工和产品开发,产品销往重庆等地,全力树立“三穗鸭”品牌形象。

今年3月,三穗县又成立了鸭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近期又出台措施,要求多渠道筹措扶持资金,先期扶持一至二家企业从事三穗鸭产品的开发生产,对从事三穗鸭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采取贷款贴息的办法,帮助企业加大投入,扩大规模;鼓励开发新产品,凡开发出具有市场准入和竞争优势的新产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建设现代化生产线等较大项目的,给予一定的补助。今年7月,三穗县本土企业翼宇鸭业有限公司成立,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该公司先打品牌,后发展规模,致力于打造天然、绿色、生态的“三穗鸭”系列产品研发,目前已有血浆鸭、黄焖鸭、卤鸭及生态鸭蛋等产品,改变了过去单纯卖活鸭的落后局面。

大声吆喝三穗鸭

“如今商品时代,有好东西就得大声吆喝。”三穗县委书记杨秀锡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到市场上去吆喝,三穗县曾经尝到过甜头。2005年,三穗县到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第一次主动出击到东部沿海地区展示自己,收效明显。去年全县招商引资项目13家,合同引资19240万元,实际到资10190万元,比2000年的730万元增长近14倍。

如今,该县面对市场再次吆喝自己的优势产品,信心更足。该县规划以直销方式开设“三穗鸭”专营经销公司和“三穗鸭”专卖店,强化品牌意识和品牌保护。重点强调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展览会,组织品尝会,继续组织三穗鸭烹饪大赛,开展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还充分利用各种广告媒体广泛宣传“三穗鸭”,并由县鸭产办专门制定了宣传资料和“三穗鸭”信息网站。目前,“三穗鸭”作为原产地的商标注册,已经获得国家商标局受理。

2008年8月16日,“2008贵阳地区三穗鸭品评推介会”在贵阳成功举行,正式迈出了三穗鸭品牌推广的第一步。品评会有50家省内餐饮企业代表参加,厨师们在以“三穗鸭”地方特色烹饪的基础上,结合黔菜、粤菜的烹饪特点全面展示“三穗鸭”,特邀了黔菜大师王世杰、朱辉达等专家现场品评打分,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专门发来贺信,希望三穗县以举办此次推介会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优势,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步伐,帮助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贵阳首家“三穗鸭”专卖店也在贵阳民族大酒店正式挂牌。

采访中杨秀锡告诉记者,今后还将到广州、上海等知名城市举办品评推介会,进一步扩大“三穗鸭”的品牌知名度,并准备在这些城市开设专卖店,销售生态“三穗鸭”,让三穗鸭飞上全国各地老百姓的餐桌。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