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黑犀牛

黑犀牛同非洲象一样,因其绝对的体型与吨位制霸非洲大陆。它们虽叫黑犀牛,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白色,体长约-3-1.75米,重约0.8-1.4吨,在体型上黑犀牛略逊于白犀牛,但却更加的凶猛。它们素有脾气不好的恶名,有时会攻击车辆、人和营火。黑犀短距离奔跑时速约45公里,最高可达52公里,如同一架径直冲锋的坦克,能将一辆汽车轻而易举挑起来。
中文学名
黑犀
拉丁学名
Diceros bicornis
英文名
Hook-lipped Rhinoceros
别称
黑犀牛,非洲双角犀,尖吻犀,钩唇犀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奇蹄目
亚目
角型亚目
犀科
亚科
真犀亚科
黑犀属
黑犀
亚种
4亚种
目录

生长与分布

栖息于森林与草地的过渡区,一般在茂密的多棘灌丛或刺槐灌丛地区。

原产地:安哥拉、肯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津巴布韦。

可能灭绝:埃塞俄比亚。

区域性灭绝:喀麦隆、乍得、卢旺达。

再引进:博茨瓦纳、马拉维、斯威士兰、赞比亚。

形态及特征

黑犀体长约3-3.75米,肩高1.4-1.8米,尾长约70厘米,体重约800-1400千克。皮肤黑灰色。无下门齿,明显特点是上唇长并有卷绕伸缩性,在取食时能用来剥枝条上的叶子。黑犀牛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在鼻骨的一个突起上长两只角,成份是角蛋白而不是骨质的。纵向排列,前面的角较长,长42-128厘米,最长可达1.3米;后角为20-50厘米。在某些情况下,黑犀还具有第三个后角,很小。雌性的角往往比雄性更长但更细。

黑犀的体色从黄棕色至黑棕色,但总体还是灰色的,由于其经常在泥土中打滚而成黑色,皮厚无毛。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常有寄生虫在其中。

生活习性

黑犀胆小,爱睡觉,独栖或2-3只同栖,并有一定势力范围,用尿来标记领域。它们以树叶、灌丛、落地果实和杂草为食,一般在早晨和傍晚出来觅食,每天至少要喝一次水。白天在树荫下休息,天气炎热时在泥水中滚来滚去。它们的嗅觉灵敏,但视力差。

黑犀素有脾气不好的恶名,有时会攻击车辆、人和营火。短距离奔跑时速约45公里,最高可达52公里。雄性虽然是独居,但在一个水塘相遇时却能相互容忍,但有时也会对后来者进行驱逐,驱逐方式是大声喷鼻和用脚掌拍打地面。雄性之间是很少相互接触的。

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总有寄生虫生在其中,所以它常用稀泥保护身体以防昆虫叮咬,在泥中打滚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其不能出汗,需用此保持身体凉爽。

黑犀身上会生长一些讨厌的扁虱和其它寄生虫,而小犀牛鸟非常喜欢这种食物,它们通常停在犀牛的身上到处找这些寄生虫吃,犀牛感到非常惬意,当然这是有回报的,当有大型猛兽出现时,犀牛鸟会发出一种很小的警告声音,犀牛便会警惕起来并及早做好反击或逃跑的准备。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因地点而异,一般全年可交配。成年黑犀为独居动物,只在交配的时候在一起生活。黑犀牛是一夫多妻制。交配的黑犀会一起生活2-3天甚至几周。孕期约为15-16个月。每胎一仔,出生时的小黑犀重量约为20-25千克。在幼仔出生后的第一周内,母亲会将自己与幼仔隐藏赶来。在此之后,母犀和幼仔之间会发出特定的声音找到彼此,黑犀妈妈都非常保护自己的牛犊,小牛总是紧跟在自己母亲的后面。这不同于白犀牛的雌性,随便让幼仔走在自己的前面。牛犊一个月后就可以自己去遛跶了,并在4-5个月后喝水。黑犀牛的后代18个月后断奶,但小牛仍然依赖于母牛长达4年。

幼仔独立生活要2-4年。雌性在5岁时达到性成熟,而雄性则要到7-8年。黑犀的平均寿命为35-50年。人工饲养下,寿命可达45年。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