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文学 《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是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创作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76年。作者是英国杂志评选中在世的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自私的基因》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出版后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他的基因观念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幻觉,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是情商书籍中比较特别的一本,它另辟蹊径的角度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
中文名
自私的基因
外文名
The Selfish Gene
作者
理查德·道金斯
发行/播出时间
1976年
资源网址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445548/
目录

基本介绍

在该书中,道金斯将社会学说中的主要论题逐一做了详细介绍,如利他和利己行为的概念、遗传学上的自私的定义、亲族学说(包括亲子关系和群居昆虫的进化)、性比率学说、相互利他主义、欺骗行为和性差别的自然选择等。同时,道金斯以生物学研究上的进展及自己的理解为基础,将生物进化的单元或层次确定于基因,并通过对伦理学语言的运用,说明基因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私”。道金斯认为,基因为达到生存目的会不择手段。比如,动物照料它的后代,从生物个体的角度来看,这也许是一种利他行为。但是正是因为基因控制着这种行为,它才能通过动物照料后代的这种利他行为完成自身的复制,从而使其自身得以生存。显然,所有在生物个体角度看来明显是利他行为的例子,均是基因自私的结果。基因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不断重复地拷贝自身,以便在进化过程中争取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扩张。由于基因掌握着生物的“遗传密码”,所以一切生命的繁殖演化和进化的关键最终都归结于基因的“自私”。

背景介绍

在学术流派上,道金斯属于达尔文主义者。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理论,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以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为出发点,通过对生命的起源、遗传机制的论证,确认基因既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而种群选择、群体选择甚至个体选择,都是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抵触的。他公开声明自己作为无神论者的立场,并通过一些著作,论证自己的进化论和无神论的思想,《自私的基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

鉴赏评价

作品影响

该书是为外行人写的,但由于书中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因此同样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该书的书评达100多次。该书出版后,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自私的基因”成了英语中的一个固定词组。

作品评价

听完道金斯讲述基因的故事,人类应该感到绝望。生存是偶然的,也是荒谬的。生命的意义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在人性的世界里那么崇高和辉煌的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在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里完全是不合情理的。近代科学制造的这种人与世界的分裂,在今天由于更加精致化、合理化,而显得更难弥合。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

道金斯创造的觅母(meme)与基因相对。如果说生物基因能决定我们的行为,但还是会有一种文化基因影响生物,也许能解释文化传播的过程。

——作家梁文道

《自私的基因》最大的特点就是冷,比冷静更冷的冷,不动声色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尽管这种结论不一定正确,却告诉了我们一种可能:生命和人生以及世界与文明的最终目的,可能是我们根本想不到的东西。

——作家刘慈欣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